东方演出网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

东方演出网 https://www.df962388.com 2023-08-18 10:05 出处:网络 热度:23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将于2023.08.19-10.08在海尚艺术空间上演,门票价格:39。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时间、地点、门票价格

1、时间:2023.08.19-10.08

2、地点:海尚艺术空间

3、门票价格:39元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详情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

寰宇-隐明 COSMOS·SHIMMER

艺术家 | Artist保科丰巳 坂口宽敏 刘旭光 梅法钗

展期|Duration2023.8.19 - 2023.10.8

开幕|Opening2023.08.19 15:00

开放时间 | Hours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Tue.-Sun. 9:30-17:30

地点|Location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46号老学堂创意园1号楼 海尚艺术空间

海尚艺术空间将于2023年8月19日推出国际艺术交流系列展第一单元 “寰宇-隐明”,展出保科丰巳、坂口宽敏、刘旭光、梅法钗四位艺术家的作品。

在以零维空间为奇点膨胀形成的无始无终的寰宇中,容纳着具有不同物理量的物体与空间,形成了影响人的行为和反应方式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艺术家在思考自身与天地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宇宙观,构成了其作品的灵魂。出自《周易参同契》中的“原本隐明,内照行躯。”—意指晦中有明,明中染晦,是光明与黑暗的辩证,亦是指人通过内省来寻找自己本来的状态。

本次海尚艺术主办的中日当代艺术家联展,将围绕艺术家的宇宙观和内照以作品对话的形式呈现。无论是保科丰巳基于对日本3.11大地震中核泄漏事故中亲历的体验所创作的“黑雨”系列作品,还是梅法钗由对母亲逝去的悲恸而转化为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所创作的“彼岸”系列作品,都表现出人类对所“遭遇”事件和困境的认识。保科丰巳作为后物派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提出在身体-精神等对立的概念中,寻求“中性的场域”。他通过和纸、水、墨和空间的透射结构的重建,试图唤醒人的体感。作品表现的晕染和渗透,来自于他小时候台风之夜所经历的洪水浊流以及在书法的临池中渗入和纸的纤维中墨的味道,这些味道渗透到空间中同时也渗入了身体。他在作品中使用了无色透明的镜头,提示观众从空间的对面中感受到现实,在使画面具有物质性同时拓展了空间。梅法钗则选用了故乡一座失火烧毁的古老寺庙中巨型梁柱现成物作为装置的材料,更重视其本身所含有的祈愿和救赎的精神性意义,以及所蕴含的场所精神和社会性信息,重建成了具有凝重肃穆与宁静力量的纪念碑,作品呈现的不仅是宗教空间场所的意义,更是对生死轮回及无常观的映射。

如同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易经都在用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坂口宽敏和刘旭光也在通过作品来表现各自的宇宙观。刘旭光在质觉理论指导下,语言系统基于古老的大数据数理智慧,从易经的卦象切入,将古老的算法可视化,探讨宇宙、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他认为艺术的核心问题是去拓展认知宇宙,更重视精神宇宙之大,如同在星系中微小星体却蕴含巨大能量,并成为我们期待的契机。坂口宽敏则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器,同时采用最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手稿,以螺旋形向上的循环的符号,表现了天与地的链接。在帕斯卡的庭院系列作品中,坂口宽敏用火焰烤着作画,物质在热能的作用下处于可流动和可循环的状态。如同在草原被烧焦的土地上顽强地破土而出的新生植物。也如同围绕着人体周围旋转的小天体,将流逝的内部与外部的连接,并在摆动中保持自身的平衡。如同他自己所描述:在天空中大气消失了,成为没有风和云的宇宙。

易经中明夷卦象意为由晦而转明,同时又指明入地中,象征着不确定的危险。反观我们的现实世界,虽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迭代,但我们身处的时代并没有因此而变好,人类面对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肆虐全球的大瘟疫、以及在战争中大规模利用技术自相残杀。如今艺术家面临着现实世界与艺术表现的双重危机,他们如何看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凝视自身、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东方艺术的表现。当精神外溢成物质,这些超越物质性的精神将如何安放。通过四位艺术作品现场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学术主持李伟2023年8月于上海

艺术家| Artists

保科丰巳1953年出生于日本长野日本后物派艺术家代表人物现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热海山口美术馆馆长,曾担任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理事、副校长2021起任京都艺术大学教授

主要展览:1982年“第12届巴黎双年展”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1984年“日本当代美术展”瑞士国立博物馆、日内瓦美术馆;1986年“日本当代美术展”国立台北现代美术馆;2003年“第二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2008年“国际新媒体双年展”中国北京;2010年“环境与美术展”美国夏威夷大学美术馆;2011年“釜山双年展”韩国;2014年“青岛中日韩雕塑展”中国;2016年“黑色之光”中国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粹展”日本东京;2022年 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2022年“屋岛之夜之梦”高松;2022年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特展中国杭州。“在东方文化中,黑色带有死亡的隐喻,从另一个方面说,黑暗生于光明,若无太阳的光芒,则阴影无存。所以黑暗是依赖光明而存在。”“In Eastern culture, black carries a metaphor for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darkness arises from light, and without the light of the sun, shadows do not exist. Therefore, darkness exists by relying on light.”——保科丰巳

保科先生早期作品受日本“物派”艺术影响,在8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前卫装置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后物派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关注自然与人类处境,其创作大量采用自然中的石、木、竹等天然素材,并在此中探究空间与身体感知的相互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材料选择和形式表现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思考。

他认为,今天全球范围内,当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就有很深厚的东方文化精神,尤其是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物派”,实际上就特别强调建立一种与西方现代艺术体系不同的东方的现代艺术。比如“物派”喜欢运用自然材料,尊重传统的人和自然,在工业社会下放大东方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公共艺术和场所空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作品在什么样的场所创作,就和什么样的场所发生联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艺术家自身,在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自己的身体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空间、场所、身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作品的整体形态。他自己的作品通常会随着场所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同样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场所创作出来,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部分作品展示:

《黑色之光》

《黑雨》

坂口宽敏1949年出生于日本福冈1975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美术研究科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1976-1984旅居德国慕尼黑,慕尼黑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毕业,1992-2017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油画讲师-教授2017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展览 :1983 1988「个展 Cordon Haus」Charm市立画廊德国1989「白州・夏・Festival ’89」山梨 日本1996「移項−汉堡現代日本美术展」汉堡市立艺术馆・K3 德国1997「INSIDE Exhibition」 卡塞尔德国1999「第18届日本现代雕塑展」 山口(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奖) 日本2000 2003 「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 新潟 日本2005 2010 2015「書・非書—中国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节」 中国美術学院美术馆 杭州 中国2014「防風林艺术」带广 日本2006 2010 2013 2016「坂口宽敏个展」 表参道画廊 東京 日本2007「プライマリー・フィールド」 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 葉山館2007「Pascal的庭」 渋川市美術館・桑原巨守雕塑美术馆 群馬 日本2017「Pascal 庭・海・光」 坂口宽敏退任記念展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日本2018「玄园之光」 坂口宽敏・管怀宾2人展 22画廊 上海2019 开化寺国际現代艺术展」 山西省高平市 中国2022「扩张之庭」坂口宽敏展 58画廊 东京“时间的厚度就是研究的厚度”

“The thickness of time is the thickness of research.”——坂口宽敏

坂口宽敏的艺术思想基于将地球喻为一个巨大的“器”,他对自然界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尤其是万物生发之前的临界状态有着极大的兴趣,他全部的灵感也由此而来。螺旋形是他平面绘画和装置中不断出现的基本形状,他认为螺旋形线条象征万物的生长乃至地球的自转,天地在旋转中成为一体,因此螺旋形是一个强有力的且富于想像的形状。

他的制作主题一直以「自然·循环」为主题,作品贯穿了手稿、油画、装置、大地艺术、地域艺术项目等多种表现形式。让我们非常惊叹的是思考的尺度和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满满的能量感。

部分作品展示:

《Space of Pascal 22-4》

《Space of Pascal 22-6》

刘旭光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质觉美术理论概念的提出者主要展览:1997年《雷》,kobuti艺术画廊,日本相模原1997年《天地间的接点》,横滨美术馆,日本横滨1999年《悬空界》,东京SOLO艺术画廊,日本东京2001年《字画同源》,东京SOLO艺术画廊,日本东京2006年《自然的声音》SOL画廊,日本东京2006年《2006痕迹》雅巢画廊,中国 上海2010年《“北京—东京—北京”留日归来展》北京红子兰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10年《日常无常》798白盒子艺术馆,中国北京[6]2011年《伟大的天上的抽象——中国艺术的二十一世纪》意大利罗马2012年《“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昌2013年《形质与介质》科摩罗国家会议中心,科摩罗《墨核》坦佩雷电影节外围展,芬兰坦佩雷2014年《清华美术学群》中国大剧院,中国北京2015年《感觉的基础:北京电影学院65周年美术作品展》四度空间美术馆,中国北京2016年《并非线索》广州小洲人民礼堂你我空间,中国广州2018年《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中国广安2021年《“绝地天通——刘旭光作品(1993-2021)》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昌2023年《对话》系列,白盒艺术中心,美国纽约“其实我们的宇宙里有一个螺旋,这个螺旋既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它既可以把我们带出恐怖的时空,也可能把我们拉进去,像一个漩涡一样。”

“In fact, there is a spiral in our universe that can rise or fall. It can either take us out of terrifying time and space or pull us in like a vortex."——刘旭光刘旭光早年留日并接触物派艺术,研究东方思想在易经的数术和阴阳维度空间中得到启发创造质觉美术理论,在当代艺术体系中探索形质与介质的语言和视觉中的可能性;从视觉的物质性媒介到数字媒介表达方式中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其代表作有《天地》、《痕迹》、《衍场》(系列绘画)、《天眼》、《悬空界》、《炎帝的怒火》(装置)、《墨滴》(影像)等。刘旭光著有《论质觉》、《质觉个案研究》、《新媒体艺术概论》等著作。

他的艺术是通过与《易经》的碰撞,从中获得了能量,并且是带有演绎性地引发出来的创作活动。他排除表面表象,寻求根本性的表现。这种表达方式,是从阴阳的二爻中产生的简单的东西(易简),在经常发生变化的现象(变易)中寻求不变的法则(不易)。例如,《痕迹》系列是反复记载“卜”的作品,但由于单纯的形象“卜”的增加,使得复杂的图像出现。而且,虽然“卜”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画面也产生了浓淡,但是“卜”的书写却重复着同样的操作。

部分作品展示:

《衍场2020-2》Yangchang2020- 2

《衍场2020-3》Yanchang2020-3

梅法钗1968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先后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获东京艺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展览:1999年 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馆2011年 参加参加宁波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13年 参加第二回宁波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14年 首届浙江省综合艺术提名展 宁波美术馆2015年 宁波第三届宁波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16年 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校友作品提名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年 东京艺术大学博士作品审查展(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2018年“历史与现实”宁波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18年 第一届天明当代艺术展 宁波玖玖美术馆2020年“宁波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2021年“彼岸:梅法钗作品展” 出入艺术2021年“万花筒”第五届宁波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21年“擢秀清流”宁波当代艺术提名展 宁波纳得美术馆2021年“裂”梅法钗作品展 宁波尚林美术馆2022年“叠合”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尚林美术馆2022年“中国当代艺术新学院方式”---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特展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2022年“中国形象”全国优秀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22年“中国形象”全国优秀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宁波美术馆2022年“重生”梅法钗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2022年“学院尺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五人作品联展 宁波尚林美术馆2023年“万物生”松阳玖层美术馆开馆展2023年“见山”艺术名家邀请展 普陀山书院

“梅法钗的艺术创作涉及到思考与体验、直观与顿悟、彼岸到重生,自然这一切都因艺术而发生。梅法钗展开多种媒介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在装置艺术创作上不遗余力。他的装置艺术显示他善用材料,借材料重塑着艺术的基底语言,在方法上时而繁复,时而简化,但他把观看的直接经验和促使观者反思的提示融在一起。梅法钗由《彼岸》推前一步,因一次事故而创作了《重生》。他的老家台州有一座城隍庙,遭遇火灾,房屋坍塌,这让他痛心疾首。他将没有烧掉的焦木都收集了回来,面对着它们,不禁浮想联翩,心中戚戚。这些焦木是文化与历史的载体,时间久远,包含了人间的寄托,有着前生后世,虽然烧毁残缺,但已经化身为回忆、思念、伤逝。梅法钗借这些焦木所阐发的情感都寄寓在里面,这样的历史哲思与人文的心痛超越了表象的技巧,它内在地述说着人文的脆弱,以及我们在现代性中遭遇到的历史文化的消失。他用这些烧焦的木材构建起宏大的场景,仿佛是一座心灵的殿堂,令人沉思与流连徘徊,神衹陨落了,而今只能以祭奠的方式对之沉默,已经碳化的焦木如一具具肉身,告示着:我们当浴火重生,精神不灭。这些焦木构成的场域渐渐地化作我们再领悟世界的灵台,经过这样的法门,去参透寂灭的意蕴。实际上,重生是一个永恒的奢望。“重生”虽然是构成这批作品的文本意象,但它不尽的语义仍然是游离的、不定的。从彼岸到重生,对梅法钗是精神的挑战,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内在性逻辑的断裂的拯救,能否达致理论话语的无缝弥合,则在整个的艺术生态里依然充满着艰险和退步。焦木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伤逝,更是一种未来的浴火涅槃的寓言。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我望着窗外的落日,“艺术”这件事情,如梅法钗的作品所示,才让所有静穆的人重生。”——《从彼岸到重生——简评梅法钗的艺术》王春辰,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部分作品展示:

《众生系列》All sentient beings series

《众生系列》All sentient beings series

寰宇·隐明ワンワールド·隠顕COSMOS·SHIMMER

南京海尚艺术|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寰宇-隐明”观演指南

入场时间:2023.08.19-2023.10.08(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30-17:30)

演出时长:以现场为准

场馆地址:中山北路346号老学堂创意园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