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演出网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东方演出网 https://www.df962388.com 2022-10-26 17:49 出处:保定关汉卿大剧院 热度:52
人生地不熟,资历也尚浅   这位少年却“逆风翻盘” 凭本事一人搅动了上海滩的时尚风云

人生地不熟,资历也尚浅

  这位少年却“逆风翻盘”

凭本事一人搅动了上海滩的时尚风云

 ↑青年梅兰芳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 丹桂第一台节目单

俗话说:“北京坐科,上海挂号”,要想成梨园名角儿,来上海“挂上号”是必经之路。1913年冬,刚满20岁的梅兰芳就像众多梨园子弟一样,打算在上海登台亮相。

这位从京城来的梨园少年登上丹桂第一台,凭借《彩楼配》《玉堂春》《武家坡》一“炮”而红。在上海演出期间,学青衣、花旦的梅兰芳竟还跨行当挑战刀马旦上演压台戏《穆柯寨》,一时红遍江南。

多年后,梅兰芳仍对穆桂英一角念念不忘,在他倾力打造的《穆桂英挂帅》中,年长的梅兰芳扮起年长的穆桂英,成就了流传至今的经典。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梅兰芳先生《穆桂英挂帅》剧照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65岁时根据同名豫剧改编,是大师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也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当时京剧舞台上鲜有表现中年穆桂英的作品,这部情节曲折、唱腔丰富的好戏填补了这一空白,并成为了梅兰芳生前最后一部新编剧目。

梅大师在创作中吸取不同剧种的精华,并与自身表演风格完美融合,体现了其“移步不换形”的艺术主张。剧中“穆桂英”一角融合青衣及刀马旦于一身,展现出刚毅果敢、气吞山河的巾帼英雄形象。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梅兰芳先生《穆桂英挂帅》剧照

《穆桂英挂帅》全剧共有八场戏,《捧印》一折是全剧的重点场次,不仅唱腔和身段并重,还有大量的内心戏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传达给观众。

其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小儿女探军情尚无音信”深情动人,将身为母亲的穆桂英为儿女们担忧焦虑、望眼欲穿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振奋人心,把穆桂英面对国家战乱,其内心纠结的思想变化刻画地细致入微。

此外,“九锤半”特殊的表现手法也是此处的一大看点。“九锤半”又名“双飞燕”,是京剧中的一种锣鼓经打法,为无台词的表演动作所专用,常用于表现剧中人物在思想混乱时的思考和犹豫。通过“九锤半”的运用,精彩生动地揭示了穆桂英复杂的思想演变过程,把处于国仇家恨的两难境地的穆桂英接印时复杂的内心变化演绎得恰到好处。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张慧芳 饰 穆桂英

11月25日,关汉卿大剧院将联合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传统剧目系列展演活动带来梅派经典之作《穆桂英挂帅》,本次演出由青衣名家张慧芳饰演穆桂英,老生名家杜镇杰饰演寇准,小生名家包飞饰演杨宗保,优秀老旦演员康静饰演佘太君,梨园群英携手同台,精彩纷呈。

梅兰芳压卷之作!京剧名家张慧芳倾情演绎女中豪杰穆桂英的传奇人生

2022年11月25日 周五 19:30

演出:北京京剧院

主演:张慧芳 杜镇杰 等

原价:50/100/180/280/380/480元

优惠价:35/70/126/196/266/336元

提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剧情简介

西夏侵宋,佘太君虽已辞朝,但仍关切国事,特派遣曾孙杨文广、杨金花前往汴梁打探军情。当时,兵部尚书王强保荐其子王伦为元帅,企图窃取兵权;而寇准则保荐杨家将,并提议在校场比武夺帅,王伦连胜数场,后文广姊弟闯入校场,王伦不敌败死。宋王知其为杨家后代,即命二人携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穆桂英责怪文广不该夺印,佘太君晓以大义,劝她抵御外侮为重,于是穆桂英再次挂帅出征。

张慧芳

张慧芳,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19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学习,1986年毕业分配至河北省京剧院工作;1987年至1988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进修;1999年调入湖北省京剧院工作;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研究生班;2011年调入北京京剧院工作。

师承金雪琴、齐兰秋、李嬿、于玉衡、王小蓉、蔡英莲、安荣卿、王婉华、刘秀荣、艾美君、李维康、杨春霞、李炳淑、张南云等老师。2018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为师。擅演《玉堂春》《白蛇传》《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谢瑶环》《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桑园会》《三娘教子》《秦香莲》《望江亭》《蝶恋花》等。

曾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CCTV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杜镇杰

杜镇杰,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研究生班研究生,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8年北京市总工会授予“首都劳动奖章”,2009年为北京市第一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同年再次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代表性传承人。

曾受教于刘盛通、宋继亭、王世续、李世霖、谭元寿、迟金声、马崇仁、白元鸣、马长礼、李甫春、叶蓬、杨韵清、吴泽东等京剧名家、名师。演出多部马派、杨派、谭派、余派及新编历史剧目,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伍子胥》《群英会·借东风》《珠帘寨》《定军山》《三家店》《法门寺》《洪洋洞》《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春秋笔》等。

曾荣获首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北京市第二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称号、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市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荣誉称号、“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北京青年戏曲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演员奖。第七届华鼎奖亚洲演艺名人满意度调查“中国最佳戏剧男演员”等。

杜镇杰勤奋刻苦,天赋过人,学生时代即苦心研究前辈诸多流派大家演唱风格,博采众长,运用于自己的舞台艺术实践之中。他嗓音清脆明亮,音质纯音色美,四声讲究,韵味醇厚,情动于衷以声传情,全无矫揉造作之气,独具空灵淡远之风。

寻梦·承泽

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

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是北京京剧院下设的、推行项目制运作模式的演出部门。工作室承担着剧院各项演出任务:包括“寻梦·承泽”系列演出、“每周一星”、“优秀剧目进校园”、节庆演出及各类演唱会等演出活动。此外还参加了新编历史剧《下鲁城》《正考父》的创作及演出任务。

在剧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在2014至2021年连续推出“寻梦·承泽”系列演出,获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和良好口碑。“寻梦·承泽”这个品牌,完成了包括《群英会·借东风》《赵氏孤儿》等经典传统剧目在内的共计51出传统剧目,演出场次共计75场。

工作室成立至今,将大量经典传统剧目搬上舞台,恢复了多出久未上演的剧目,如:《白蟒台》《乌盆记》《六出祁山》等,承担起了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我们还曾邀请过多位前辈艺术家对演出剧本进行加工,力争使传统剧目能够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工作,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不断开拓演出市场,为京剧市场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工作室常演剧目:

《四郎探母》《珠帘寨》《红鬃烈马》《赵氏孤儿》《苏武牧羊》《四进士》《伍子胥》《杨家将》《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十老安刘》《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取洛阳·白蟒台》《龙凤呈祥》《硃痕记》《乌盆记》《击鼓骂曹》《六出祁山》《胭脂宝褶》《捉放曹》《洪羊洞》《法场换子》《桑园寄子》《清风亭》《拾玉镯·法门寺》《春秋笔》《春秋配》《谢瑶环》《霸王别姬》《凤还巢》《宇宙锋》《金山寺·断桥·雷峰塔》《楚宫恨》《秦香莲》《玉堂春》《白蛇传》《秦香莲》《连营寨·别宫祭江》《穆柯寨·穆天王·辕门斩子》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是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由京剧发祥地——北京地区原有的京剧班社及后来的流派剧团于1979年汇聚而成。剧院现有三个演出团、一个演出培训中心、一个舞美中心以及杜镇杰、张慧芳工作室。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前辈艺术家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奠基人,为剧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乃至精神财富,他们的舞台风范、艺术成就、流派风格,成为剧院的鲜明旗帜、渊源界碑。

北京京剧院立足传统,以演出传统经典京剧剧目见长。同时,亦不断创作新剧目,推出既不脱离京剧本体又有当代意识的新编剧目。

几十年来,北京京剧院上演、创作的传统京剧、现代京剧、新编历史京剧、小剧场京剧达数百部。

北京京剧院秉承历史,开创未来,把建设世界驰名剧院作为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愿景,剧院在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前提下进行管理、经营和人才培养,并为京剧艺术未来的发展储备了极大的潜力。

剧院积极探索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演职员积极性、符合艺术生产规律的管理方法。近年来,剧院调整了生产经营的责任体系,实行了按项目对剧院的演出经营、艺术生产以及基础管理和保障工作进行管理的“项目制”。“项目制”管理,责任明确,程序严格,提高了效率,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剧院以树立品牌剧目品牌活动为战略,陆续推出了“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发展之旅”“每周一星”“双甲之约”“魅力春天”“寻梦・承泽”等品牌活动,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以此树立了剧院的品牌形象。

剧院积极为各个层面的人才提供发展和展示机会,包括为名家策划扩大影响的活动、量身打造新剧目;为中年演员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给青年领军更多的学习、创作和演出机会。一年一度的“青年演员擂台赛”、“青年演员对抗赛”活动,更成为激励青年演员成长进步、走向成熟的舞台。这些举措,使各年龄层的演员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成长,剧院的社会影响力也因此逐渐增强增大。

北京京剧院扎根本土创作演出,以雄厚的实力、高效的管理以及高水准的剧目作品,荣获了各种奖项和荣誉: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北京市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奖、首都维护国家安全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北京京剧院多次将代表中国文化的京剧艺术带出国门,使之走向世界,所到之处几乎都掀起了当地的京剧热潮和中国文化热潮,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火种洒向全世界,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智利、摩那哥、德国、新加坡、意大利、芬兰、巴西、匈牙利、日本、荷兰、瑞士、奥地利、卢森堡、越南、挪威、南非、毛里求斯、阿联酋、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剧院曾应邀赴美国林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歌剧院等著名艺术殿堂演出,把京剧艺术的魅力成功带给了世界各地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