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重庆交响乐团代表重庆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在贵阳大剧院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重庆精神的交响盛宴。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是一场汇聚西部众多优秀交响乐团的音乐盛会,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遵义市文化旅游局、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共同承办,旨在促进我国各地方职业院团的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我国西部交响乐事业蓬勃发展。每届交响乐周都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如今已成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文化艺术领域交响乐艺术的隆重盛事。

9月8日重庆交响乐团副团长杨嬿女士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团专题研讨会

重庆交响乐团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职业乐团之一,从成立至今,立足重庆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我国西部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优势,不断精进,不断探索,陆续推出了多部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此次参与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更是拿出了重量级的交响乐作品,在多彩贵州的交响乐舞台增添了一场极具重庆文化特色的听觉盛宴。在100分钟的演出中,重庆交响乐团以《重庆·英雄》为主题,分别演奏了叶小纲作品《重庆组曲》选曲《红岩村》《我的自白书》《黄桷树》《钓鱼城》《竹枝词》《朝天门》和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我的自白书》

演唱:国家一级演员、重庆交响乐团团长 刘广

上半场的演出堪称一副用音乐描绘的重庆音画。《红岩村》作为开场序曲,红岩精神在作曲家叶小纲先生的笔下,以暗流涌动之势,浓烈而克制地挥洒着革命先烈曾经在重庆战斗的热血青春;《我的自白书》以男中音刘广独唱管弦乐队共同携手将红岩精神具象化,以革命者的独白形式将重庆的红色基因无限放大,以交响乐为载体,感染全场;《黄桷树》是重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市井文化,百姓安居乐业的松弛感,音符流动间仿佛听见重庆人坐在黄桷树下的闲聊和玩笑;《钓鱼城》和《竹枝词》是回溯重庆作为历史古城,亦刚亦柔的两面,昔日的钓鱼城作为兵家重地,用琵琶独奏展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花腔女高音赵丹妮游刃有余地展现了巴渝之地古已有之的秀美自然风光;最后呈现的《朝天门》是一首堪比《沃尔塔瓦河》一般深邃辽阔的大写意之作,江水浩荡奔涌,巴渝之地的劳苦大众在朝天门的俯瞰凝视中,在时代的洪流中乐观勇敢地生活,有码头文化的融合与喧嚣,也有重工业崛起时代的繁华和自豪。

《钓鱼城》

演奏:重庆交响乐团优秀青年演奏家 叶敏捷

下半场的“英雄”则是对重庆交响乐团作为职业化交响乐团整体业务水平的体现,乐团对这部作品的演绎和呈现令现场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交响乐艺术的纯正和高雅。整场演出在著名指挥家邵恩的精彩演绎下,重庆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向贵阳观众描绘了古往今来、生动的重庆形象,通过交响乐与民乐、声乐的音乐形式融合,以不同的浓与淡、悲与喜、点与线来展现重庆丰富厚重、与时俱进的文化脉络和鲜活的城市精神,以重庆的变迁折射中华民族的欣欣向荣。

《竹枝词》

演唱:国家一级演员、重庆交响乐团副团长 赵丹妮

当“英雄”以凯旋进行曲般的结尾直击观众心灵,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宣告着音乐会的成功。从第一届推动创立中国西部交响乐周至今,重庆交响乐团砥砺前行,以坚韧不拔的重庆精神,将交响乐奏响在巴渝大地上为使命,用世界性的高雅艺术,赋能重庆国际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接下来,重庆交响乐团将创作演出更多的、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高品质作品,绘就“重庆特征、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艺术蓝图。

重庆交响乐团参加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全体演职人员